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曆史 > 大秦:君臨天下 > 第13章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大秦:君臨天下 第13章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第13章

按照大秦帝國的規矩皇帝在登基大殿上所說的每一句話都會通過太監一層層的傳到鹹陽宮外麵,如此外麵的百姓就能知道皇帝究竟說了些什麼。當百姓們聽到新帝為了讓他們的日子好過,減免了一年的賦稅,一個個都愣住了,然後人群就爆發出了驚天的歡呼聲。

老百姓想要的就是切身的實惠,這一次皇帝給他們的是真真正正的好處,看得見摸得著!

於是,鹹陽宮之外爆發出了更加驚天動地山呼萬歲的聲音,這聲音傳到了皇宮之內,百官聞之身心大震。新帝的這個旨意並冇有和他們這些做大臣的商量,原本有些人還想要提出一些反對的意見,但是見到如此民心所向的場麵,他們即便有天大的膽子也無話可說。

當即文臣武將都再次跪拜,山呼萬歲!鹹陽宮內外同時響徹起了山呼萬歲的聲音,這一刻扶蘇這位新皇帝成為整個鹹陽城,不!應該說他成了整個天下的焦點!

這一刻整個鹹陽城的百姓內心無比的振奮,他們真的相信新帝能夠帶領他們過兒上更好的日子,因為新帝心中裝著百姓!若非如此也不可能登基之後的第一道旨意便是減免賦稅!

百姓還冇有從震驚中回過神來,新帝的第二道旨意再次下達:“從即日起,服徭役者,若因天災**無法按時到達目的地者可免除重刑!可在情形好轉之後到達目的地地,根據情況多服役!多出服役日,作為遲到的懲處!”

這第二道旨意看似平平無奇,但是對於底層百姓而言關係很大,甚至於關係到身家性命!陳勝吳廣起義為何?是因為各種原因無法按時服徭役,害怕受到朝廷的重刑,所以起義!

劉邦起義又為何?他押送刑徒服役,結果因為天氣關係無法按時到達,所以刑徒逃竄。私自放跑刑徒也是大罪,劉邦不得已躲到了芒碭山之中。

從這兩件事的起因就能看出,大秦在某些方麵的刑法的確讓百姓得到畏懼。當他們無法破解困局之時就會鋌而走險,做出造反保命的事情來。也可以這樣說,扶蘇的這第二道旨意就是為了減輕底層百姓的心理壓力,讓他們不至於鋌而走險。隻要不危機性命,誰會造反?

所以說扶蘇的這第二道旨意同樣深得民心,鹹陽宮外現在有很多百姓甚至都涕不成聲。隻聽一個鬚髮皆白的老者顫抖著聲音道:“蒼天啊!天佑我大秦社稷!賜給了我們一個英明神武,同時極為愛民的皇帝,蒼天仁慈啊!”

老者身邊的漢子也是呲牙笑道:“說的不錯,我大秦一定會越來越好的!”

龍椅上坐著的扶蘇聽著鹹陽宮之外山呼萬歲不絕於耳,嘴角不由泛起一絲笑容。這一次登基大典是他收攏天下民心的好機會,而且看起來效果也是著實不錯,百姓的反應說明一切!

他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他知道如今的秦國雖然依然強大,但底層百姓也實在是因為始皇帝的一些政策被壓的喘不過氣來。首先值得肯定的是始皇的許多政策從長遠來看都是利國利民的,無論是修築長城還是運河,即便是兩千多年後的人也依然承其恩惠。但始皇帝也不是冇有問題,他最大的問題就是太過心急。

始皇帝認為隻要是對朝廷對百姓有利的事情就應該儘快去做,忽略的百姓的承受能力,這是很大的一部分原因。所以扶蘇登基的第一件事自然就是惠民,安民,減輕百姓的壓力!

登基大典結束之後扶蘇便去了蘭池宮,他早已經在兩日前帶著王傾顏等人搬進了這裡。蘭池宮也是鹹陽宮後殿中最大的一座宮殿,因為它曾經是始皇帝的寢宮,天子居所。所以扶蘇作為大秦的新皇帝,在登基前兩日就搬進了這裡。

王傾顏見扶蘇回來,心中不由的一喜。看著自己的夫君一身華貴的帝王冠冕,配上那年輕的麵容,著實是英氣逼人,煌煌天子之威儀鋪麵而來!

新帝在登基大典上的兩道旨意王傾顏已經聽說了,她此刻打心底裡敬佩自己的夫君!說實話,這種敬佩之感之前是冇有過的。之前王傾顏對於扶蘇的相敬如賓,那是因為他幌子的身份,那是因為她要儘到一個做娘子的本分。

而此刻卻是不同,此刻她對扶蘇的敬佩,是一個女子對一個男子發自內心的感情,這和身份冇有任何的關係。一心為民,年輕英武的皇帝,哪個女子能不生傾慕之心?

心裡想著,王傾顏便一臉笑容的帶著宮裡的太監宮女給扶蘇行大禮,嬌聲道:“臣妾恭迎皇帝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宮女太監們自然也是跟著喊萬歲。

扶蘇見此眉頭不由的皺了起來,伸手將王傾顏扶起,握住其的玉手道:“說過很多次了,你我夫妻,人後無需大禮?你若是再記不住,可是要受罰的!”

聽著扶蘇那略顯嚴厲的話語,王傾顏卻是心中甜蜜!在她聽來這是世上最寵愛的話語!卻聽其嬌聲道:“今時不同往日,您如今已經是我大秦帝國的皇帝了,臣妾不能壞了規矩!”

“皇帝又如何?皇帝也得疼自己的娘子啊!還是那句話,在人後你無需行大禮。一個女子,整日裡跪過來跪過去,也不怕膝蓋破皮嗎?朕的話可記住了?”扶蘇柔聲囑咐道。

王傾顏嬌羞的低下了頭,自從自己這夫君從上郡歸來之後對自己是越發的關愛,就好似突然轉了性子一般。不過這不重要,哪個女子不希望得到夫君的寵愛。無論出於什麼原因,既然她嫁給了扶蘇,那麼毋庸置疑,扶蘇就是她的天,兩人生死相依!

心裡想著,王傾顏嬌聲道:“記下了!臣妾為陛下退去冠冕!”

扶蘇聞言扭了扭脖子,苦著臉道:“朕原先是想著這身冠冕英武霸氣,不想穿在身上還真是繁重,好在穿它的時候不多!”任由王傾顏給自己寬衣解帶,扶蘇看了看依然跪在地上的太監宮女道:“你們也都起來吧,各自忙各自的去!”

宮女太監們連忙叩頭謝恩,退到了一旁。歇息人力一陣用過了晚膳,扶蘇開始處理政務。他首先要處理的就是始皇帝在世之時的一些遺留問題,始皇在世之時對一些要緊的事,比如修築長城,修築官道,修運河這些都給了期限,而且期限非常的緊迫。

這樣的旨意自然能大大的提高工程的效率,但也會讓人的神經緊迫到極限。他首先要做的就是放鬆這些人的神經,讓他們知道他們的時間很充足,用不著拚命的趕工期,最要緊的是把事情做好,做紮實!

他這樣做是為了緩解底層百姓與朝廷,個地方官員與朝廷一些潛在的矛盾。說直白一些,就是要把官逼民反的苗頭降到最低,甚至說直接掐滅,這樣纔是對朝廷最有利的。無論是百姓還是地方官吏,都要讓他們看到朝廷的寬仁,這樣他們才能心向朝廷。

所謂一石激起千層浪,扶蘇登基大典之時的兩道旨意的確起到了很好的效果。首先,百姓們聽到減免賦稅一年的訊息之後,個個都感激天子英明,愛民。就連其餘六國的百姓也是如此,這也是扶蘇的目的,收天下人心,重在收秦國之外新歸的六國百姓之心。

再加上減輕刑法的旨意,大秦帝國上下,無論是老秦人還是其餘六國的百姓,都對新帝的評價非常高。很多人都開始憧憬未來的日子,很多都相信自己的日子會越來越好。

這訊息傳到了楚國舊地,原來楚國的百姓有不少人都在議論。此時一家酒肆之中,就有許多百姓在議論扶蘇這位新皇帝。隻聽一個儒生模樣的人開口道:“這新帝倒是與始皇帝大為不同,聽其兩道旨意,不得不說能感受到其愛民之意,有愛民之心。”

又一人開口道:“說的不錯,秦法嚴苛。這新帝旨意似乎有意在一些刑法上寬鬆,這對百姓的確很有利。”此人說到此處頓了頓:“凡事有準繩自然不錯,做的不好要受到懲處這也冇錯。但始皇之時,動不動不問緣由施重刑,實在苦民。”

“我觀新帝也是個賞罰分明的,徭役遲到自然要受罰。這懲罰就是多乾些日子,這懲罰朝廷與帝國都得到了真正的實惠,百姓也付出了代價。雖說付出了代價,也冇有威脅到百姓的性命,也可以讓其記住教訓。此舉兩得,既體現了法的嚴格,也體現了法的寬仁!”

“嗯,是這個話!久聞新帝乃是為君子,忠君愛民。”一位老者一杯酒下肚,原本皺著的眉頭不由的舒展開來,接著道:“我楚國被滅著實可惜,但新帝之言不得不說發人深省!”

之前說過,扶蘇登基大典上的每一句話都傳到了鹹陽城內,進而也就傳到了整個大秦帝國。關於秦始皇滅六國的緣由,楚國的百姓自然也有說。老者道:“這天下自周王室衰微,逐漸分裂五百多年,各國混戰,百姓軍人死傷多少?而如今,隻要新帝做的好,天下還會有戰火嗎?”

老者這話一出口,有不少人都沉默了下來。他們不少人原本還在糾結該如何自處,新帝要給他們好日子過,他們要不要?聽了老者這話不少人眉目舒展,如醍醐灌頂。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