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開局我一個獸醫給王妃接生? 第67章
-
有太子支援。
他再無顧忌。
他首先整頓荊州駐軍。
將可疑將領全部調離。
接著清查府庫。
確保軍需充足。
同時訓練精兵。
隨時準備應對變故。
這日。
柳明遠前來辭行。
“殿下,學生奉命回京任職。”
朱文奎拍拍他的肩膀。
“回京後萬事小心。”
“若有異常,立即傳訊。”
柳明遠躬身行禮。
“學生明白。”
送走柳明遠。
朱文奎繼續調查。
他發現李敬堂與韃靼有秘密往來。
證據確鑿。
立即八百裡加急上奏。
十日後。
京城傳來訊息。
李敬堂被罷官下獄。
朝野震動。
朱文奎的威望達到頂點。
但他知道。
真正的較量還在後麵。
果然。
三日後。
一群神秘高手夜襲王府。
這些人武功高強。
出手狠辣。
王府侍衛傷亡慘重。
朱文奎親自迎戰。
劍光如虹。
連斬三名刺客。
但對方人數眾多。
漸漸不支。
危急關頭。
一隊黑衣人來援。
身手矯健。
很快擊退刺客。
為首之人揭開麵巾。
竟是太子身邊的暗衛統領。
“奉太子之命,保護殿下安全。”
朱文奎鬆了口氣。
“多謝。”
暗衛統領遞上一封信。
“太子密信。”
朱文奎拆信觀看。
臉色越來越凝重。
原來李敬堂背後。
還有更大的主謀。
信末太子囑咐。
“暫且按兵不動,待孤佈局。”
朱文奎會意。
他明白太子的苦心。
次日。
朱文奎稱病不出。
暗中卻加緊訓練軍隊。
同時廣納賢才。
積蓄力量。
荊州在他的治理下。
政通人和,百業興旺。
成為天下首富之州。
這日。
探子來報。
“邊境異動。”
“韃靼大軍集結。”
朱文奎立即警覺。
他想起李敬堂與韃靼的往來。
心知不妙。
連夜寫奏章上報。
請求加強邊防。
一個月後。
韃靼大舉入侵。
邊關告急。
太子下旨。
命朱文奎督運糧草。
支援前線。
朱文奎領旨後立即著手準備。
他親自挑選五千精兵護送糧草。
糧車浩浩蕩蕩向北行進。
沿途百姓夾道相送。
第三日黃昏。
隊伍行至黑風嶺。
此處山勢險峻,林深樹密。
朱文奎傳令加強警戒。
他派出三隊斥候探路。
自己登高觀察地形。
突然,林中驚鳥飛起。
朱文奎立即警覺。
“傳令,全軍戒備!”
話音未落。
兩側山坡響起喊殺聲。
無數黑衣殺手從林中衝出。
箭如雨下。
護送軍隊立即結陣防禦。
朱文奎臨危不亂。
指揮弓箭手還擊。
殺手人數雖多。
但訓練有素的官軍很快穩住陣腳。
激戰半個時辰。
殺手開始敗退。
朱文奎豈容他們逃脫。
“騎兵包抄,一個不留!”
五百鐵騎從兩翼殺出。
截斷殺手退路。
戰鬥很快結束。
清點戰場。
共殲滅殺手二百餘人。
俘虜三十多人。
朱文奎親自審問俘虜。
但這些殺手極其頑固。
多數咬毒自儘。
隻剩一個年輕殺手瑟瑟發抖。
“說,誰派你們來的?”
年輕殺手顫聲回答。
“是是飛鷹令。”
朱文奎眼神一凝。
“飛鷹令主是誰?”
年輕殺手搖頭。
“小人不知。”
“每次任務都是單線聯絡。”
朱文奎沉思片刻。
“帶下去好生看管。”
陸準上前低語。
“殿下,此行凶險。”
“不如改走水路?”
朱文奎搖頭。
“水路更易被埋伏。”
“繼續前進,加強戒備。”
次日清晨。
隊伍繼續出發。
朱文奎派出更多斥候。
同時飛鴿傳書請求援軍。
五日後。
隊伍抵達黃河渡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