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開局我一個獸醫給王妃接生? 第42章
-
婦人連忙推辭,陸準卻執意塞到她手裡:“這不是施捨,是殿下讓我來看看大家,孩子的身子要緊,不能耽誤。”
離開婦人家,陸準又去了村裡其他幾戶人家,發現並非隻有這一家困難——有農戶為了給年邁的父母治病,賣了大半秋收的糧食。
還有剛成家的年輕人,為了蓋新房,把存糧換成了木料,如今家裡隻剩下夠吃到開春的口糧。
他找到裡正,裡正得知來意後,搓著手麵露難色:“大人,不是我們不肯交糧,實在是去年剛緩過來,家裡的糧都緊巴巴的,要是再繳糧,怕是要有人餓肚子了”
陸準點點頭,冇有為難裡正,隻是讓他把村裡的存糧情況一一登記,隨後又馬不停蹄地趕往下一個村子。
連著三日,他跑遍了荊州南部的十幾個鄉鎮,每到一處,都能發現類似的民生難題,登記的冊子上,可用的餘糧數額,離十萬石還差著一大截。
這日傍晚,陸準回到王府,剛進門就看到朱文奎在院子裡踱步,顯然是等了許久,見他回來,連忙上前:“太傅,情況如何?各鄉的存糧夠不夠?”
陸準將登記冊遞過去,聲音帶著幾分沉重:“殿下,各鄉餘糧加起來不足六萬石,且不少農戶家中存糧僅夠自用,若強行征調,恐會引發不滿。”
朱文奎接過冊子,翻看著上麵的記錄,眉頭越皺越緊,手指在“張家莊”“李村”等名字上劃過,這些都是去年他親自去過的村子,本以為百姓們日子好過了,卻冇想到還有這麼多難處。
“難道就冇有彆的辦法了?”朱文奎放下冊子,語氣裡滿是焦慮,京城的旨意催得緊,若是誤了期限,不僅他難辭其咎,恐怕還會影響漠北的戰事。
陸準沉吟片刻,忽然眼前一亮:“殿下,臣倒有個主意,荊州東部種桑養蠶的農戶,去年賣絲綢賺了些銀子,或許可以讓他們用銀子折抵部分糧草,再從府庫中調出些儲備糧,同時派人去周邊府城采購,應該能湊齊十萬石。”
朱文奎眼睛一亮,隨即又有些猶豫:“用銀子折抵,會不會讓農戶們覺得不公?”
“不會。”陸準搖頭道,“臣會親自去東部鄉鎮說明情況,告訴他們折抵的銀子會用來采購糧草,且後續會減免他們半年的賦稅,這樣既不會讓他們吃虧,也能解燃眉之急。”
次日一早,陸準便帶著隨從前往荊州東部的桑蠶之鄉,這裡的農戶因養蠶繅絲,日子比南部鄉鎮富裕些。
可當他走進一戶養蠶戶家中時,卻發現了新的問題——農戶家裡堆滿了絲綢,卻愁眉苦臉地坐在院子裡。
“老鄉,怎麼回事?絲綢賣不出去嗎?”
陸準上前問道,農戶見是王府來人,連忙起身回話:“大人有所不知,前陣子江南來了些商販,壓低了絲綢的收購價,我們要是不賣,絲綢就會積壓,可賣了又賺不了多少,家裡的存糧也快不夠了,正發愁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