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開局我一個獸醫給王妃接生? 第30章
-
朱棣拉著朱文奎的手,緩步走向皇宮,身後的文武百官亦步亦趨,目光裡滿是對這位年輕藩王的讚許。
宮道兩側的梧桐枝繁葉茂,陽光透過葉隙灑下,在青磚上織就斑駁的光影,一如朱文奎此刻的心緒,既有曆經戰事的沉穩,亦有麵見皇恩的忐忑。
朱棣似是察覺到他的緊張,側頭笑道:“在荊州能領兵退敵,到了京城倒拘束起來了?”
朱文奎抬首,見朱棣眼中並無威嚴,反倒滿是慈愛,便放鬆了些許,輕聲道:“京城是皇伯父的根基之地,侄兒不敢失了禮數。”
朱棣聞言,朗聲大笑,引得隨行官員紛紛側目:“朕的好侄兒,既知禮數,更懂擔當,比朝中某些隻知鑽營的老臣強多了!”
說話間,幾人已至奉天殿外,朱棣停下腳步,轉身對朱文奎道:“今日召你入宮,除了論功行賞,還有一件大事要與你商議。”
朱文奎心中一凜,躬身道:“侄兒聽憑皇伯父吩咐。”
朱棣不疾不徐地邁上殿階,回頭道:“進殿再說,讓大臣們也聽聽,我大明的年輕一輩,如何撐起這片江山。”
奉天殿內,香爐裡的檀香嫋嫋升起,瀰漫在巍峨的殿宇間,文武百官分列兩側,目光齊齊落在朱文奎身上。
朱棣坐上龍椅,目光掃過眾人,沉聲道:“此次漢王謀反,多虧文奎在荊州據守,截斷叛軍南下之路,才讓朝廷有足夠時間調兵平叛,此功當賞!”
話音剛落,兵部尚書出列奏道:“陛下所言極是!湘王殿下以弱冠之齡,率荊州軍民死守城池,更是主動追擊潰敵,實乃我大明藩王典範,當予以重賞!”
其他官員亦紛紛附和,誇讚之聲不絕於耳,朱文奎立於殿中,始終保持著躬身之姿,未曾有半分自得。
朱棣抬手壓下眾人的聲音,目光落在朱文奎身上:“文奎,你想要什麼賞賜?是加增封地,還是擴充護衛?”
朱文奎抬首,眼神堅定:“皇伯父,侄兒不要封地,也不要護衛。荊州經曆戰事,百姓急需休養生息,侄兒隻求皇伯父能減免荊州三年賦稅,讓百姓能安心耕作。”
此言一出,殿內頓時鴉雀無聲,官員們皆麵露驚訝,畢竟自古以來,藩王無不求田問舍,這般為百姓請命的,實屬罕見。
朱棣亦是一愣,隨即眼中閃過一絲欣慰,拍著龍椅扶手道:“好!好一個心繫百姓的藩王!朕準了!不僅減免荊州三年賦稅,還將調撥糧種萬石,助荊州百姓恢複生產!”
朝會結束後,朱棣留下朱文奎和陸準,三人移步禦花園,在涼亭中坐下。
內侍奉上茶水,朱棣端起茶杯,輕啜一口,對朱文奎道:“文奎,如今漢王雖已潰逃,但尚未擒獲,北方邊境亦有蒙古部落蠢蠢欲動,朝中之事繁雜,你在京城多留幾日,陪朕商議些政務。”
朱文奎點頭應道:“侄兒聽從皇伯父安排。”
陸準在一旁補充道:“陛下,荊州城防雖已加固,但經曆戰事,仍需進一步修繕。臣已命人草擬了城防修繕計劃,待臣回荊州後,便即刻動工。”
朱棣頷首:“城防之事至關重要,你務必抓緊辦理。另外,荊州地處咽喉要地,日後若有戰事,必是兵家必爭之地,你要多訓練士兵,提高軍隊戰鬥力。”
陸準躬身道:“臣明白,臣已計劃在荊州設立武學館,招募勇武之士,加以訓練,為大明儲備軍事人才。”
朱棣眼中閃過一絲讚賞:“你考慮周全,此事就按你說的辦。朕會讓兵部調撥一批兵器鎧甲,支援荊州武學館。”
三人又商議了許久政務,直至夕陽西下,朱文奎和陸準才起身告辭。
離開皇宮後,朱文奎與陸準並肩走在大街上,京城的繁華與荊州截然不同,街道上車水馬龍,商鋪林立,行人摩肩接踵。
陸準看著朱文奎眼中的好奇,笑道:“殿下若是有興趣,明日臣可陪殿下逛逛京城的集市,看看京城的風土人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