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縣委大秘開始平步青雲 第163章 敲定工程
-
另一邊。
“趙書記我是小張。”
“張秘書你好。”
“通知一下耿書記臨時調整了日程。”
“明天上午九點請你和縣紀委的林薇同誌一起到他辦公室,就清河鎮近期的扶貧產業工作和石橋村的遺留問題做一個專題彙報。”
……
第二天上午八點半,趙海川和林薇在縣委大樓前碰頭。
趙海川手裡提著一個公文包,另一個手拎著一個不起眼的保溫冷藏箱。
林薇看到趙海川手裡的箱子,眼神裡閃過一絲好奇。
“帶的什麼?”
“秘密武器。”
趙海川笑了笑。
腦子裡快速過了一遍手裡的牌。
竹編項目,有周福生這樣的非遺傳承人做技術背書。
山泉豆腐,有柳樹溝得天獨厚的資源。
石橋村的土地問題,有曆史遺留的鐵證。
……
縣委小會議室。
長條形的會議桌,菸灰缸裡已經有了幾根菸頭。
縣委書記耿群坐在主位,麵色沉靜。
他旁邊是縣委辦主任,正在給他續水。
黃波濤、縣扶貧辦、國土局、公安局的負責人已經落座,各自翻看著麵前的筆記本,神情各異。
白凱旋最後一個到,他一進來,就和幾位局長點頭致意。
“人都到齊了,開會吧。”
耿群手指在桌上輕敲兩下,會議室瞬間安靜下來。
“今天這個會主要是聽聽清河鎮的工作。”
“特彆是扶貧產業的想法還有石橋村那個老大難的問題。”
“趙海川同誌你先說。”
趙海川站起身,冇有先碰檔案,而是打開了那個保溫箱。
他先是拿出一個用保鮮盒裝著的,還冒著絲絲涼氣的白嫩豆腐塊,切成小片,用牙簽分到幾個小碟子裡。
“各位領導,這是我們用柳樹溝的山泉水和村裡老鄉種的黃豆用最傳統的鹵水點的豆腐,大家嚐嚐。”
接著,他又拿出一個小巧精緻的竹編提籃,和一個密封的玻璃瓶,瓶裡裝著清澈的水樣。
“這是我們請村裡的老篾匠王三爺和技術顧問周福生師傅一起改進的竹編樣品。”
“這瓶是柳樹溝的山泉水已經送去市裡檢測了。”
“耿書記各位領導。”
“我的思路很簡單就是因地製宜。”
“清河鎮有竹子有手藝人,竹編就是我們的根。”
“這個項目,我們做了詳細的預算和帶動就業的預估。”
他將補充好的方案分發下去,“初期投入主要在原材料處理和工具升級上,這是清單。”
“山泉水是我們的特色。”
“這豆腐,就是山泉水價值最直觀的體現。”
“我們不搞大開發,先從一個小小的豆腐坊做起主打山水豆腐這個品牌。”
“但所有這一切,都卡在了一個問題上——石橋村的土地。”
趙海川的語氣沉了下來。
“石橋村的土地糾紛,是阻礙發展的關鍵瓶頸。”
“我懇請縣裡支援,依法為村民確權。”
“同時,也希望縣裡能協調解決竹編項目初期的啟動資金。”
他坐下,看向林薇。
林薇會意,清了清嗓子。
“耿書記,我在對清河鎮近幾年的財政賬目進行審計時發現了一些問題。”
“有幾筆支付給德發建築公司的工程款,數額巨大,但相關的支付憑證和項目驗收報告都缺失了。”
“賬麵上隻有一筆光禿禿的撥出記錄。”
“據我初步瞭解,德發公司承建的幾個項目都與石橋村那片爭議土地周邊的開發有關。”
話音落下,會議室裡一片寂靜。
所有人都明白,林薇這番話,等於是在趙海川的彙報上,又澆了一勺滾油。
土地糾紛,可能不僅僅是糾紛,背後還藏著貓膩。
黃波濤端起茶杯,輕輕吹了吹,眼皮都冇抬一下。
耿群拿起一塊豆腐,放進嘴裡,細細咀嚼。
他慢慢嚥下,然後點了點頭。
“周福生身體怎麼樣?”
趙海川一愣,立刻回答:“挺好的精神頭很足,就是擔心手藝傳不下去。”
“嗯。”
耿群放下提籃,“想法不錯,小步快跑接地氣。”
這句評價,讓趙海川心裡稍定。
就在這時,黃波濤開口了。
“海川同誌的工作熱情是值得肯定的。”
“年輕人有想法,有乾勁是好事。”
“但是我們做工作也要考慮大局。”
他放下茶杯,看向耿群。
“馬金寶的紅星建材廠,還有德發公司,是咱們縣裡的納稅大戶,也解決了不少本地人的就業。”
“這一點我們不能忽視。”
“石橋村的土地問題,曆史遺留,非常複雜。”
“處理起來,一定要穩妥,要慎重,千萬不能為了一個還不成熟的小項目激化矛盾,引發群體**件嘛。”
“至於竹編項目,想法很好但市場前景不明朗,投入產出比不好估算。”
“現在縣裡財政也緊張,每一分錢都要花在刀刃上。”
話鋒一轉,他看似不經意地掃了林薇一眼。
“我還聽說前幾天鎮政府的乾部宿舍那邊,好像出了點治安問題?”
“基層工作千頭萬緒,乾部的安全,工作環境的穩定也是非常重要的。”
這話一出,國土局長立刻附和:“黃縣長說得對,土地確權程式非常複雜,涉及到測繪、曆史檔案查證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需要時間。”
一唱一和,瞬間就把趙海川的“小步快跑”,變成了“激進冒失”。
趙海川心裡冷笑。
他冇有急著辯解,而是等他們說完,纔不疾不徐地開口。
“黃縣長說的對,納稅大戶很重要。”
“但納稅大戶不能淩駕於法律之上。”
“石橋村的村民,拿著幾十年前政府頒發的土地證要求拿回自己的地,這個訴求合理合法。”
“拖延不決纔是最大的隱患根源。”
“至於竹編項目,我們不是拍腦袋決定的。”
“周福生老師是國家級的非遺傳承人,他願意出山,就是最大的技術保障。”
“蕭薔同誌也做了詳細的市場調研,這是報告。”
他從公文包裡拿出另一份檔案,“本地手工藝品的市場潛力遠超我們的想象。”
“至於治安問題那隻是個案,我們已經加強了巡邏防控。”
“我相信公安局的同誌們能儘快破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