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過好小日子 第509章 番外團聚3
王慧珍安撫好破防的老頭,心情愉悅的準備迎接孃家人的到來。“這就是京城?
”
王老四掀開馬車窗簾,何氏順著看出去,熙熙攘攘的人群排著隊等著進京,有像他們一樣外地過來的,還有看著就自豪的本地人,如此說是因為那些人的精神氣就不一樣,昂首挺胸,背著手,跟稍微疲倦的遠道而來的人自是不同。
“可真繁華!”
何氏也看的真切,想到等著他們的孩子,心裡更熱切。“爹孃,大哥派人來接了。”
趙衡之見到了張家王家的人了,各家都派的直係小輩來迎接。
“孫兒文曄見過祖父祖母。”
王文曄是長孫,幼時也是長在祖父祖母身邊的,現在已經成家並有了自己的孩子,他本身也是有功名在身,這兩年正準備往上考。
“好孩子,快起來。”
“祖父,祖母,您二老不用動,家裡母親和姑姑都等著呢,咱們回家說。”
“好好!
”
此次進京,是趙家和王家一處同行,說好了進京先送了王老四何氏去王陽錚那,王慧巧在跟著回張家,張家是趙嫣兒的夫家,如今張家早就分了家,家裡是趙嫣兒當家,趙衡之和
王慧巧商量了下,趙家祖父祖母已經去世了,如今是大伯的長子當家,自家就不要去打擾了,先住在妹妹家,到時候回去拜訪一下就算了。
王慧珍坐在椅子上,於氏第一次見這個大姑子如此坐立不安。“妹妹,莫急,一會爹孃就到了。”
王慧珍有點近鄉情怯的感覺,越是到了要見父母的時候,越是心裡激蕩的厲害,自嘲:“當了幾十年的當家主母了,還是不行,大嫂彆笑話我。
”
於氏笑笑:“我隻羨慕妹妹,就是我心裡現在也是跳的厲害,盼著爹孃來呢,盼了多少年,如今可是團聚了。
”
於氏父母於前幾年先後去了,所以如今於氏的親人就是夫君和兒孫,就有此感慨,王慧珍也知道於氏這麼說的原因,剛想著怎麼轉移話題,安慰一下嫂子,那邊就有人來報。
“夫人,大姑奶奶,接到人了,正在往過走,大爺讓我回來報信。”
這下子王慧珍和於氏坐不住了,於氏提議:“妹妹不如我們去外邊候著,想來用不了一會人就到了。
”
“聽你的。”
阮青瑜和王陽錚今日還要上朝,無故不好早早的就請假,說好了晚上早點下值,現下就是王慧珍於氏帶著小輩等著人。
馬車近了,王老四何氏按耐不住,看出去,遠遠的看見模糊的人影:“是慧珍!”
等著人下了車,王慧珍上前攙扶著王老四:“爹,娘!
”
於氏接了何氏下來,也喊了嗲娘。“好好好!”
現在兩位老人,甚是激動,隻顧著打量著眼前的人,還有後邊的小蘿卜頭。王慧巧趙衡之也上前,於氏見人都下來,就引著人進屋說話。
等著王老四何氏坐穩,底下小輩挨個磕頭認識,也是給互相一個認識的機會,主要是趙家的幾個小輩跟王家和阮家的認識認識。“快起來,都是好孩子。
”
王老四也沒有什麼保持威嚴的想法,慈愛的孩子們扶起來,早在昨日就把給孩子們的見麵禮單獨拿出來了。何氏一個個把東西給對應的孩子,都是準備了很長時間的,王慧珍都有,悄悄擦擦眼淚。
“爹孃,你們一路過來可還好?”
於氏這個當嫂子的開口了,王慧珍也打量完了,爹孃看起來身體還不錯,就是一路過來也沒有遭太大罪。
王慧珍又打量妹妹一家子,王慧巧看姐姐看過來,笑盈盈的看過去,顯見的過的不錯,這一路為了保證幾個老人健健康康的,並沒有急著趕路,而是一日走上半日,遊玩著過來的,是以看著都還好。
“看我,陽錚媳婦,送你妹妹家去吧,親家公親家母還等著呢。”
王慧巧見爹孃發話了就說:“爹孃,大嫂,姐姐,今天我跟衡之就先帶著孩子回去了,等修整好咱們有的是時間閒聊。
”
“好,看妹妹時間。”
王慧珍也緊跟著說:“妹妹先回去,嫣兒妹妹估計要等著急了,哪日有時間咱們再聚。”
送走妹妹一家,王慧珍看著父母,怎麼說也是上了歲數的人了,還是有些疲倦,把幾個孩子打發走,王慧珍就拉著何氏說:“娘,我想你了,還有爹。
”
“多大了,還撒嬌。”
王慧珍不乾,也就是沒人在,她才如此,不過沒捨得多待:“爹孃,今天你們先休息,以後日子長著呢,我把莊子收拾好了,到時候咱們一家子去莊子上熱哄,多少人都住的下。
”
“行,聽我閨女的。”
就是不捨,也不差這點時候,親自服侍兩老休息,王慧珍就跟於氏告辭:“我晚上再過來,給大嫂添麻煩了。
”
“快彆這樣說,這裡是你的孃家,老爺都說了,妹妹想什麼時候來就什麼時候來。”
於氏說的親切,王慧珍心裡也清楚,她想著事也不少,就先回家了,等晚上阮青瑜回來在一起過去。
晚上一大家子人,王家的房頂差點沒讓歡聲笑語掀了。阮青瑜王慧珍帶著孫子孫女見過曾外祖,白日見了一回,晚上細細打量,何氏還說:“還是慧珍你會養孩子,這孩子又懂事又有禮貌,聽說學業也好。
”
說的是阮家長孫,聽這種增外祖母的話,小孩子臉都紅了,,王慧珍給解圍:“是呀,華哥哪都好,就是沒學了他爹的厚臉皮,太害羞了些。
”
王老四見此:“就你會說,一元那孩子也是又規矩又懂事。”
王慧珍見王老四還能幫著外孫說好話,就知道人是真沒事,看著也不糊塗,心裡就放下了一半。
世界上最開心的事莫過於團聚,除了兒子父母親人都在身邊,王慧珍有機會在父母身邊很是珍惜。王慧珍跟哥哥王陽錚商量一下,先讓王老四何氏在家裡住一些天,這些日子還有知道人來的親戚朋友過來拜見,過了這個時間段,就去莊子上住,也免的人不自在。
王老四何氏看著兒孫後輩,眉開眼笑,缺了的一顆牙見證著時間的流逝,此生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