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三國:帶曹孟德去漢中 第17章
-
董卓聞言眼睛一轉,仔細思索了一番李儒的話後,覺得對方說的不無道理,而且他也不想在這裡和關東聯軍死磕消耗自己的實力。
“既然如此,那便下令等盟軍收兵後,讓徐榮,張濟,呂布率本部留下斷後,其餘人等先行返回洛陽,把洛陽搬空!!”
“主公,我等攜帶重物遷都長安定然會耗時耗力,因此除了守關外,還需要一個地方阻攔一下盟軍。”
“文優此話何解?”
“火燒洛陽!隨後再封賞各個諸侯!”
李儒剛一說完,董卓便憤怒的將手中酒樽扔出。
“封賞?!灑家之前又不是冇有給這些傢夥封賞過,可是這些狗東西是怎麼做的?嗯?!!”
見董卓動怒,李儒也不害怕,而是耐心解釋著:“主公息怒,此次封賞和之前不同。”
“嗯?怎麼個不同法?”
“主公,我們既然已經決定退守長安,那麼就得給這些諸侯搭好台子,否則等這些諸侯自己去找理由攻伐還不知道要等到什麼時候。
隻有這些諸侯互相攻伐,對於主公來說纔是有利的。”
董卓並非傻子,他自然明白李儒是個什麼意思,無非就是想要讓關東亂起來,讓整個大漢亂起來,然後再讓他亂中取天下。
雖然董卓如今對於取天下這個想法已經很淡了,更彆說他現在就想著能繼續回後宮滋潤一番,不過若是能噁心一下這些諸侯,他還是十分願意的。
“嗯,這事便交給你去辦吧。”
“諾!”
另一邊
雖然盟軍此時士氣高漲,但險關依舊是險關,在西涼軍冇有太多損耗的情況下,盟軍想要靠一次衝鋒便拿下關隘還是有些太過困難。
所以在激戰了三個多時辰後,袁紹便下令收兵,另尋他法。
而回到營帳後,曹操忍不住向言旭詢問道:“煌望,如今呂布已敗,董卓想要重新奪回士氣的想法已經破滅,不知那老賊何時纔會退走?”
言旭輕輕一笑,然後啪嗒一聲將手中摺扇打開,慢悠悠的扇了幾下。
“主公莫要心急,這董賊估計穩不了多久,估計已經就在商議著如何退回洛陽,遷都長安。不過,在他們遷都長安之前,肯定不會就這麼放過各路諸侯的。”
“煌望言下之意是?”
言旭再次合上摺扇,悠悠在掌心之上敲了幾下:“分封諸侯!打個比方,比如把主公的官位封給張太守,把張太守的官位封給劉刺史,再把劉刺史的官位封給主公。
如此一來,主公和張太守,劉刺史之間隻要有一人野心勃勃,那定然不會讓出自己的位置,同時還會想方設法奪取對方的位置。
而一旦有人第一個出手,那盟軍之中定然會人心惶惶,再加上到那時盟軍已經攻破洛陽,一開始博取聲望的目的已經達到,那盟軍自然會不攻自破,甚至還會互相攻伐。”
曹操沉默片刻後,無奈的歎了口氣,雖然言旭之前已經給他鋪墊好幾次了,但一想到盟軍就這麼被一道明牌的離間計給拆散,便覺得十分無奈,以及憤怒。
“那煌望,我們應當如何?”
“與董賊死磕到底!”
“什麼?!”曹操一驚,他冇想到言旭的態度轉變的如此之大,要知道原本他們的商議的方針都是依靠這次的討董卓積蓄力量。
怎麼突然就變成了和董卓死磕呢?
不過出於對言旭的信任,曹操還是詢問道:“煌望可是有計策?”
言旭微微點頭
然後帶著曹操來到力量司隸地圖之前。
“主公且看,董卓將洛陽搬空後,便會帶著洛陽百姓以及大軍向長安撤離,到那時,汜水關便會不攻而破,而與此同時,董卓對於諸侯們的封賞也就到了。
隻要盟軍抵達洛陽那麼便是諸侯散去的時候。但,吾偏偏不如董卓之願。”
“煌望準備如何去做?”
言旭並未著急說話,而是又將一份大漢十三州的地圖打開,隻不過,這個地圖十分的籠統,不如之前那司隸地區的地圖詳細,不過這也夠用了。
“以大義以及利益集結部分諸侯,繼續追擊董卓從而向董卓要官!”
“向董卓要官?!”
言旭點了點頭,用合上的紙扇指了一下大漢十三州地圖:“主公若是想要成為天下一等一的諸侯,以自身實力匡扶漢室,那就要有個好的發展地區。而這,便是旭為主公挑選的地方。”
曹操的目光順著言旭的摺扇看去,嘴唇微動:“漢中?”
冇錯,言旭並不準備讓曹操繼續按照原定的軌跡發展,去打黃巾被袁紹表為東郡太守,畢竟那樣的話,他還需要擔驚受怕許久,直到官渡之戰後,才能安心躺平。
再加上這個世界實在太過大雜燴,言旭在先知上的優勢也不一定能夠完全發揮出來。
當然,最重要的是言旭並不認為各大諸侯麾下的那些謀士都是傻子,能千古留名之人,哪有一個是簡單的?
所以言旭能做的便是為曹老闆集結一群人才,再挑選一個好發展的地方,讓聰明人去打聰明人。
那樣自己就可以提前過退休生活了!
而如今的大漢十三州當中,還冇有被戰火席捲的地方也就偏遠的交州以及山林環繞的漢中。
交州肯定是不考慮的,因此漢中就是最好的選擇,雖然說在中原站穩腳跟的利益肯定是最高的,但風險也是最大的不是?
要知道曆史上曹老闆在中原可是不止一次差點翻車。
雖然最後都是有驚無險,但言旭不想去賭自己的到來會不會有蝴蝶效應,因此他考慮了許久後,還是決定帶曹老闆去漢中。
從張魯依靠漢中在各大諸侯當中苟了這麼久便不難看出,這地不錯。
而且,根據這次大戰不難發現,就算這個世界成分複雜,但將要發生的事還是會發生的,也就是說,等他們去漢中後冇多久,關中便會因為董卓身死,呂布王允掌權,李傕郭汜為自保反攻長安而生亂。
也就是說,他們若是處理得當,很有可能趁著這個機會入住關中!從而通過目前大家看來最不可能突破的漢中北方,向外打開局麵。
初平二年,劉焉任命張魯為督義司馬,與彆部司馬張修帶兵同擊漢中太守蘇固。張修殺蘇固後,張魯在劉焉授意下,截斷斜穀道,屢次殺害朝廷使者。劉焉還上書說“米賊斷道,不得複通”。
張魯占據漢中後又殺張修,奪其兵眾。
興平元年,劉焉死,其子劉璋代立。當時張魯驕縱於漢中,冇有尊奉順從劉璋,巴夷杜濩、樸胡、袁約皆依附張魯,劉璋憤怒,以張魯不順從他的調遣為由,儘殺張魯母親及家室;張魯也煽動杜濩等人謀反。張魯、劉璋於是成為仇敵。
劉璋遣和德中郎將龐羲與李思等人攻打張魯,多次為張魯所破。張魯的部曲多在巴地,巴夷也陸續叛投張魯,劉璋於是以龐羲為巴郡太守,抵禦張魯。張魯襲取之;於是割據於漢中,以五鬥米教教化人民,建立了政教合一的政權。
不管野史還是正史還是演義評書,現在的張魯都還是劉焉小弟。張魯時期,五鬥米一開始發展的地方也是巴地。
另外,我看兄弟們都在說誰來打袁紹,但袁紹真正的一生之敵從來不是曹老闆,而是公孫瓚啊。
袁紹一統北方打敗公孫瓚用了九年,然後又休整一年纔打的官渡。
在這期間,呂布背叛董卓身死,李傕郭汜反攻呂布,陶謙病死,劉焉病死,關中大亂,袁術稱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