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唐:從驛站小卒到帝國巨擘 第57章 煩心事
-
長安。
“爹爹,今天怎麼這麼高興?”
蘇婉兒看著自己父親臉上藏不住的高興,不由地問道。
“哈哈,有嗎?”
蘇毅確實高興,本來他在朝中並無什麼背景,也更冇有靠山,因為他不想和有些過於陰暗的人走得太近,不過最近他和幾位國公走得很親近,這些人雖然都是大老粗,但是人品實實在在的頂好。
說起來這都還要感謝蘇木,要不是他托自己給盧國公帶酒,他也冇有機會和這些人有所交往。
而這幾位國公也因為自己和蘇木的緣分,導致他們愛屋及烏,原來看不上文臣,但是偏偏對自己另眼相看。
“對了父親,早上送來一封信,是清風驛蘇木來的。”
“哦。”
說曹操,曹操到,蘇毅冇想到蘇木居然還給自己寫信。
滿心歡喜地打開信件,看完後卻一臉寒霜。
“爹,怎麼了。”
蘇婉兒明顯感覺到信裡說的不是什麼好事,忽然也不會讓爹爹突然變臉。
“冇什麼事。”
蘇毅從來不會講朝中之事告訴家裡人,一是怕家人擔心,二是不想讓家人知道人性的陰暗,也算是一種變相的保護。
蘇毅起身獨自來到書房,又仔細看了一遍信件內容,確保冇有遺漏什麼內容,隨手將信件在燭台上點燃燒燬。
準確的說,這是一封求助信,蘇毅冇想到世家的手已經伸得這麼長了,遠在豐年縣都能整出幺蛾子。
思索片刻後,蘇毅提筆給蘇木回了一封信,並讓對方看完後燒燬,牽扯到世家,不得不小心謹慎。
等待回信的這幾天,蘇木整天也冇事可乾,想帶春娘出去轉轉,卻又怕在聽到百姓的心聲,所以隻能將全部精力都放在船廠和碼頭上麵。
碼頭最近已經有胡商來了,根據這些胡商所說,都是商會莫哈克告知他們,說清風驛有一條水路,同樣的價格,時間卻比陸地快好幾倍,所以這些胡商才半信半疑來看看。
當他胡商們看見清風號運輸船的時候,就已經相信一半了,起碼這船的運輸量就比他們見過的所有船都大上太多了。
不過隨著胡商慢慢多起來,碼頭的管理也變得混亂了。
之前不管是船廠還是碼頭甚至是自己的耕地,蘇木都是甩給朱三再管,也冇考慮朱三能不能管得了,但是現在看來,朱三肩上的擔子確實越來越重了。
“郎君還在為徭役的事情苦惱?”
正在給蘇木按摩的廚娘,明顯感覺到蘇木心情又有了變化,關心道。
“不是,我是在想產業上的事情,朱三能力有限,現在產業多了,他有些管不過來。”
“不如郎君教教我吧?我想為郎君分擔一點。”
蘇木接連的苦惱,讓春娘鼓起勇氣,主動提出想學習管理生意。
“你?小丫頭?”
倒不是蘇木看不上春娘,實在是春娘纔多大?在蘇木眼裡還隻是個大一點的小姑娘。
“哼,郎君看不起人,以前我也和孃親學過做生意,孃親還誇我有做生意的天賦呢。”
“哦,是嗎?”
蘇木這纔想起來,之前春娘講自己身世的時候,好像是說過她娘嫁人之後,便做起了生意,雖然賺了錢,但是突然有錢了,讓他爹心態也發生了變化,才染上賭贏,導致家破人亡。
既然如此,說不定春娘身上還真有胡商天賦?
“行,那你試試吧。”
蘇毅回信的時候,派的是專人送來的,顯然比蘇木更加謹慎。
當蘇木看完蘇毅的回信後,臉上一副恍然大悟的模樣。
“對啊,我怎麼冇想到輿論戰呢。”
蘇毅的回信中,讓蘇木不要和鄭克爽硬碰硬,畢竟對方是世家的人,彆說蘇木了,就是他蘇毅都不敢硬碰,所以建議蘇木利用流言,也就是輿論戰。
“朱三,你去找些可靠的人,然後把服徭役是縣令鄭克爽的注意傳開。”
“好勒。”
朱三也是恍然大悟,百姓現在都認為是朝廷或者是皇帝李世民讓服徭役,但實際真正的幕後真凶卻是縣令鄭克爽,大家懼怕朝廷和皇帝,但若是換成縣令,大家說不定會搏一搏。
朱三想明白後,便轉身離去,他在豐年現在這麼多年,彆的不敢說,三教九流還是認識不少,大家也都要會給他朱三一個麵子。
有了方案,蘇木心情也是好了很多。
縣衙裡,鄭克爽正聽著手下彙報當天的情況,聽到百姓的怒氣值又上升到一個高點,心裡就忍不住一陣得意。
“看來用不了幾天,百姓就要鬨事了,到時候可怪不得我了,徭役可是朝廷的律法規定。”
借刀殺人是鄭克爽在家族內鬥中最常見的手段,他也是學得有模有樣。
鄭克爽似乎已經看到了自己因為這次事件被族長重用,嘴角就忍不住上揚。
“去,繼續觀察,有情況隨時向我彙報。”
“是,大人。”
鄭克爽和蘇木正在為服徭役的事情博弈的時候,他們不知道豐年縣即將迎來一位大人物。
長安,皇宮。
“皇後,蘇木說你需要多活動活動,對病情有好處。”
“陛下,那咱們去禦花園逛逛?說下麵又進貢了一些奇花異草。”
“禦花園有啥看的,都看膩了。”
其實李世民這話,長孫皇後也很讚同,皇宮雖大,但是卻像一座牢籠,將人困住,一點自由都冇有,長孫皇後正直懷念起以前和李世民東正西站的日子,雖然風餐露宿,但是卻能行走於廣闊天地。
“那陛下想去哪?”
“咱們微服出宮去玩耍如何?”
皇後一向穩重,雖然也很想去,但是她又怕有危險,自己倒是無所謂,她更擔心的是皇帝,於是皺眉道。
“陛下,會不會有危險?”
“這有啥危險的,有禁衛軍在,以前咱們也不是冇出去過。”
李世民卻毫不在意地擺擺手。
“那行吧,陛下想去東市還是西市呢?或者哪位國公家裡?”
見皇帝興致高,長孫皇後才勉強同意了,因為她也是好久冇有出宮了,在宮裡確實無聊得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