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唐:從驛站小卒到帝國巨擘 第45章 再入長安
-
六艘清風號在涪江逆流而上,巨大的船體,加上掛滿廣告語的彩旗,惹得兩岸之人,頻頻駐足觀看。
“這是哪裡的船,好大呀。”
“花裡胡哨的,難道是新式畫舫?哈哈”
兩個輕浮公子哥兒站在岸上調侃。
“上麵有字,我看看寫的什麼,清風驛貨運船,速度快,價格低,官府驛站擔保,安全有保障,誠信經營,童叟無欺。”
“啥意思?”
“就是說,這船是送貨的,價格便宜,比走陸路更安全,更快。”
一個富商看著船上的標語,心裡若有所思。
本來到長安隻需要三天時間,但是蘇木為了廣告效應讓更多人知道,到了大點的縣城就停上半天,然後在慢悠悠的出發,就這樣走走停停七天纔到了長安。
要不是蘇木考慮給皇帝帶的土特產壞掉了,恐怕還得耽誤幾天。
廣運潭碼頭,位於長安城東北,皇家園林的東端,緊鄰漕渠。
這裡是長安最大的碼頭之一,長安百萬人口,每天人吃馬嚼,所需補給就是一個天文數字,光靠人背馬馱,根本就是杯水車薪。
說是一個碼頭,其實更像一個巨大的人工湖,這裡停泊了數百艘船隻。
江南原來的稻米,東南運來的絲綢,瓷器,茶葉。
船工,腳伕,稅吏,商人穿梭期間,各種方言交彙,一派繁忙景象,讓整個廣運潭熱鬨非凡。
蘇木看著這一幕,不由地想起了清明上河圖,雖然這裡是大唐,但是繁榮程度絲毫不亞於後世任何一個朝代。
隻是這喧鬨的場景,在蘇木船隊駛進港口後,立刻就安靜了下來,所有人都震驚的看著蘇木的船隊,清風號足足長八十米,在這整個廣運潭碼頭來說,絕對是鶴立雞群般的存在。
當清風號從其他船隻旁邊駛過的時候,其他船上的水手,頭上冷汗直流,這要是裝上了,絕對是直接解體,好在清風號上的水手技術還不錯,雖然碼頭擁擠,但是也平穩停下。
“我說,你們誰是船主啊。”
清風號剛停下,就有一官員帶著手下前來喊話。
“這位大人,我是這船隊的負責人蘇木,請問大人有何貴乾?”
蘇木知道官員肯定是碼頭的負責人,雖然自己也有官身,但隻是一個區區九品,在這長安連屁都算不上,索性就不說了,冇有官身,有些事情還方便處理些。
“我是廣運潭的倉曹參軍陳佩石,所有進出港口的船隻及貨物都要進行登記,並且依照規定繳納相應稅款。”
陳佩石見這船隊實力不俗,可能背後東家是自己得罪不起的人,所以態度還挺好。
“哦,明白,明白,我們也是第一次來,一定配合。”
蘇木這才仔細打量起眼前的官員,發現此人居然冇有眉毛,當下眼睛就不由的瞪大。
對方也明顯覺察到了,甚至還給他解釋了一下。
“我這眉毛天生就冇有。”
“啊,抱歉,大人,我說是,實在是。。”
太尷尬了,蘇木這輩子就冇這麼尷尬過,被人逮個現行。
“冇事兒,我都習慣了,當年皇上也是你這般表情。”
“喲,大人還見過皇上呢?”
剛好轉移話題,緩解一下尷尬,哪知道,這直接打開了對方話匣子。
“那可不,當年我跟著陛下南征北戰,立下汗馬功勞,陛下親自接見了我,當時就誇我眉清目秀,氣宇軒昂。”
大哥,你不是冇有眉毛嗎,怎麼個眉清目秀?
等了半天,對方好像終於炫耀完了,才準備辦理登記的事。
“對了,我剛纔給你說的,你可不要到處亂說啊,我這個人一向低調。”
“是是是,小人一定謹記。”
“對了,你這些活都是送往哪裡的?我們需要登記,然後你這邊要繳納一定賦稅。”
“哦,我們這些貨是送宮裡給陛下的。”
“額!”
陳佩石覈實後,確定這幾船貨物的確是送進宮裡的,尷尬地和蘇木打了個招呼就走了,宮裡的貨誰敢收稅,找死嗎。
“這位掌櫃的,您這船夠大呀?”
陳佩石剛走,碼頭上的人就圍了過來,因為不知道蘇木的身份,所以大家都稱呼掌櫃。
聽到有人主動說起船的事,蘇木哪能放過這麼好的宣傳機會,開口就來。
“是啊,這船叫清風號,乃是豐年縣造船廠出品,長二十六丈,載貨約一萬石。”
碼頭上的人,聽到這個數據,倒吸一口涼氣,這一艘船居然能裝一萬石,要知道,現在市麵上最大的船,載貨也就兩千石差不多,這足足差了五倍。
“諸位,這是名片,上麵有造船廠的地址和聯絡人,大家有需要的可以看一看啊。”
蘇木早就料想到了這點,所以提前用竹片做了點名片,上麵內容簡單,就是找船廠的地址和聯絡人,聯絡人當然就是何大勇,他自己可不想事事都親力親為,不然還不得累死。
“彆急,彆急,都有。”
“給我一張。”
“我也有一張。”
“名片還是做少了啊。”
蘇木出發前讓人做了一百張名片,結果剛到碼頭就要發完了。
“算了,船停在這,就是最好的廣告。”
船有水手們守著,這且因為這幾船貨物是送進宮裡的,倉曹軍參陳佩石還專門派了幾名士兵把守,蘇木也才放心離開去找程咬金。
雇了一輛馬車,不過程咬金並冇有直接去盧國公府,好不容易來一趟長安,他可不想整天陪著程咬金醉生夢死,他想要好好逛逛。
“這位爺,咱們去哪兒啊。”
馬伕是個老漢,馬也是老馬,難得遇到包車的,所以這位老漢心情很好。
“大爺,哪裡熱鬨咱們就去哪裡轉轉。”
“誒,好勒,駕~”
馬車緩緩前行,蘇木也好奇地打量著馬車外的世界。
上次來,因為是冬天,而且急著給皇後治病,所以也冇有時間外麵閒逛,這次他要好好欣賞一下盛世的繁華。
窗外的長安街,像一幅緩緩鋪展的活色生香的畫卷,每一處細節都浸著盛唐的鮮活氣息。
臨街的店鋪一間挨著一間,硃紅的木門敞開著,掛著的幌子在風裡輕輕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