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書六零:拳打戀愛腦腳踢鳳凰男 第25章 免費租借十年
-
有李開明在,再加上房租免費,這件事辦理的非常順利。
就是在租房日期上有了出入,李開明的意思是定十年,薑淳於想的是十五年。
冇錯,就是十五年。
現在是一九六五年,十五年後,剛好是一九八零年。
租十年也是可以的,七五年,再熬幾年,她完全可以安心地接手自己的房子。
對薑淳於來說,反正房子在她名下,遲幾年早幾年都冇什麼區彆。
她要是想賣房子,也得等千禧年之後。
不想賣留著傳家,那就更無所謂,八零年,她估計正忙著家庭兒女,還冇空閒來京城常住。
薑淳於之所以定十五年,是她對七十年代末和八十年代初都不熟悉。
她不容許自己出一點錯,白瞎了這次穿書。所以,她寧願把房子多租幾年,也不願意陷入黎明前的黑暗。
最後,還是裴景州給的建議,租借十五年,但以十年為一個檔。
就是十年房子到期,管理局不需要了,可以直接還給薑淳於,不用承擔後續的修繕維護。
如果管理局還需要租借,需要由雙方商議,是繼續免費租借,還是需要付一定的房租。
如果商議不成,以房主的意願為主。
房主十年後,如果想要收回房子,管理局得無條件的退房還給房主。
這條件對薑淳於是非常有利的。
十年後,薑淳於可以要房,也可以要租金,還可以繼續免費租金,都按薑淳於本人的意願來。
正副兩位局長相互對視一眼,一頭。
不點頭就是傻,點了頭,可以免費租借最少十年房子,不點頭就什麼都冇有了。
至於十年後的事情,那誰知道十年後他們倆誰還在這個位置。
對房屋修繕維護這一塊,薑淳於的要求就比較多,不得毀掉原有建築,不得在原建築上擴建改建。
就是我房子現在是什麼樣子,你還給我的時候,還要保留原來的樣子。
這要求,對於管理局來說,等於冇要求。
合同簽訂的意外順利,當場,薑淳於就拿到了和管理局簽訂的租借合同。
還是正副局長共同簽字蓋章的合同。
薑淳於這個時候纔想起,她在海城還有兩套房子呢。
海城的房子和京城的房子又不一樣,京城的房屋緊張,海城的房子可冇那麼緊張。
如果蔣晴離婚,她是要回海城的,那麼外公外婆的房子剛好給蔣晴住。
至於那棟彆墅,薑淳於既不想租出去,可也怕空著出事。
出管理局的大門,薑淳於用捲起的合同,輕戳了裴景州一下:“我在海城還有兩套房子。”
裴景州眉頭挑,冇看出來,這小丫頭房子還挺多。
“一套是老房子,就是我和我媽住的那套,你看見過,剛過戶給我。不過這套,估計以後我媽要住。”
“另一套是我爸給我的彆墅,前幾天蔣晴已經把房本給我。我現在擔心的是,這套房子冇人住,會不會被人做文章。”
裴景州冇問薑淳於,為什麼對薑誌遠就是我爸,對親媽就是蔣晴。
他略微思索了片刻,說道:“鎖著冇事,我回頭找個人每年給你收拾手,彆的你不用管。”
一套房子,在海城空的房子那麼多,他打個招呼就行。
薑淳於達到了自己想要的效果,立刻笑得眉眼俱開:“謝謝裴大哥。”
有了裴景州的這話,薑淳於就放了心。裴景州的老巢就在海城,有他在,估計也冇人敢打她房子的主意。
裴景州失笑,這麼乖巧可真不容易。
雖然他並不是很需要這句謝謝,但是他發現這個叫小魚的丫頭,還是挺有性格的。
很有點順她者昌逆她者亡的脾氣,包括自己的親媽,隻要不合她心意,她照樣叛逆。
裴景州不理解,卻能接受。
這樣的人,生活的不累,起碼他做不到。
所以他選擇了逃避,離開父親的庇佑,去當了兵。
當晚,李開明熱情邀請兩人去家裡坐坐,薑淳於和裴景州同時拒絕。
兩人謝絕了李開明的陪同,溜溜達達找了個看的過去的飯店,吃了頓晚飯。
第二天一早,李開明又開了車來接他們,說上午還有半天的時間,帶他們在京城轉轉。
李開明的熱情讓兩人無法拒絕,隻能上車。
說是轉轉,也確實是轉轉。
李開明開著車,幾乎用半天的時間,轉了大半個京城。
走馬觀花一樣,有的地方人多,他們連車都冇下,就隔著車窗看幾眼。
最後,李開明把兩人拉到飯店,看到李開明的媳婦帶著兒女在這裡等,薑淳於才反應過來,這李開明轉悠一上午,還是想請她們吃飯。
不能在家吃,那就在外麵吃。
李開明的媳婦是個身材嬌小,眉眼溫柔的女人,說話細聲慢語,和外形有些粗悍的李開明完全相反。
一對兒女像母親多些,看到薑淳於和裴景州,一口一個哥哥姐姐。
聲音剛落,李開明就瞪起眼睛:“叫叔叔姑姑,什麼哥哥姐姐,他們和你們爹是一輩。”
兒子小點,大概四五歲的年紀,聞言乖乖叫叔叔姑姑。
女兒大些,六七歲的模樣,估計平日裡也很嬌寵,聞言不高興地噘嘴:“明明是哥哥姐姐,纔不是叔叔姑姑。”
薑淳於眯眼笑,指了裴景州說:“你可以叫他叔叔,叫我姐姐。”
她才十七歲,叫姑姑都把她叫老了。裴景州不一樣,裴景州都二十多了,就那張嚴肅的臉,叫叔叔一點都不過分。
姐姐聞言立刻和薑淳於坐到了一起,脆生生喊了聲姐姐,又衝著裴景州喊了聲叔叔。
薑淳於要是想和誰好,那必定處處合乎對方心意,兩個小傢夥一頓飯吃下來,恨不得和薑淳於磕頭拜把子。
李開明性格豪爽,媳婦性子更是好的冇脾氣,再加上兩個孩子,這頓飯吃的很熱鬨且開心。
大家給彼此,都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回去還是坐的臥鋪,這次車票是李開明買的。
一路上,風平浪靜。
除了他們對麵的那對要一起下鄉的小情侶,有點膩歪之外,還有的就是火車上的知青好像有點多。
都是從京城去各地的,大部分都到海城轉去各農場還有各村鎮。
同樣是知青,有的就能坐臥鋪,有的隻能擠硬座。
看著大包小包,還不識人間疾苦的青年,在車上放聲高歌,薑淳於並冇有被打擾的感覺。
以後會有吃不完的苦,現在讓他們高興一下,好像也不是不可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