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崇禎重振大明 > 第834章 會試製度改革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崇禎重振大明 第834章 會試製度改革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二月六日,常朝。

群臣廷推成基命為協辦大學士。

朱由檢下旨任命後,又命楊景辰和成基命,主持今年會試。

按照大學士主持會試的慣例,這個決定,顯然是把成基命當做大學士對待。

除了不預機務、不參加閣議外,協辦大學士的職權,與正式大學士相差無幾。

這讓其他大學士候選人看到後,心中非常興奮。

錢象坤、錢謙益、錢龍錫、錢士升、周延儒等人,都把目光瞄準了協辦大學士——

這個職位不耽誤擔任九卿,權力還比普通的九卿更大些。

如果運用得好,甚至能勝過普通的大學士。

無論是決策還是執行,都能一力主辦。

而且按大學士出自翰林院的慣例,禮部的官員以後多半有人能兼任協辦大學士。

他們這次冇爭過成基命,但是下次廷推,未嘗冇有機會。

尤其是如今的內閣之中,有幾個人已經老了。一旦這些人生病或亡故,就可能增加協辦大學士。

這些有誌下一屆內閣大學士的臣子,紛紛開始把目光瞄準協辦大學士,爭取在入閣前擔任。

朝廷新一輪政爭,已經正在醞釀中。各位大臣和他們背後的勢力,都在開始準備。

朱由檢對此恍若未見,向群臣道:

“去年南京鄉試,以諸科魁首定解元,頗受舉子認可。”

“今科會試,朕打算用同樣的方法定會元,諸卿以為如何?”

這個風聲,早就已經傳出。

群臣有的認同,有的不以為然。

一些臣子認為皇帝多事,對皇帝亂改舊製頗是皺眉。

但是那些反對改製臣子的下場,卻又讓他們不敢直言——

眼下的大明,重製禮樂就是絕對的政治正確。

凡是抵製這一點的,無論多受人看重都得外放出去。

黃道周就是其中典型,他是袁可立的弟子,據說還很受皇帝欣賞。但是因為對重製禮樂提出了異議,被皇帝毫不猶豫地丟到了江南。

這些不想被外放貶謫的臣子,對皇帝推行新政再不滿,也隻能憋著心裡。

剛剛被任命為主考官、一心輔佐皇帝建功立業的楊景辰,更是附和皇帝道:

“以往會元選拔,經常被人詬病。”

“改為從魁首中選拔,舉子定然心喜。”

同考官成基命則說道:

“會元從魁首中選,確實更能服眾。”

“但是會試以往分房閱卷,會魁不止五人。”

“從這麼多的魁首評選會元,事情殊非容易。”

這已經涉及到更具體的事情了,按照大明的科舉製度,除了主考官外,還有各房考官作為同考官。

以崇禎元年的會試為例,有易經六房、詩經六房、尚書四房、春秋兩房、禮記兩房。一共二十房、二十名閱卷的房考官。

每一房都會按南北中55:35:10的比例,錄取二十人,一共取用四百人。

跨房錄取不是冇有,卻是非常罕見,而且容易引起物議。萬曆四十年以後,已被明確禁止。

所以考生能不能登科,房考官的批閱很重要。取用他們的房考官,堪稱他們的大恩人。

一些舉人登科後就會拜“房師”,結成師生關係。

朱由檢對這些是很反感的,他不喜歡文官相互勾連。

尤其是房考官多是從翰林院選拔,他們年富力強、又是大學士候選人,很容易在弟子的幫襯下結成小團體,影響到將來的朝局。

故而這次考試,朱由檢打算改變閱卷法,降低房考官的地位,不讓他們有決定權。

他向成基命道:

“分房閱卷經常受到詬病,有值得商議之處。”

“上一科的會試,最終的取用名單,是混合副榜後重新評定的。”

“這次朕不想這麼麻煩,就由各房撿出錄取名額的兩倍的試卷。再由至少三位考官批閱,定下正榜和副榜的名單和次序。”

“有兩位以上考官認可的,可以列入正榜。名額多了或少了,由主考官、副主考官決斷。”

“最後再由主考官確定各經魁首,作為會試會魁。”

“如此諸房合一,避免遺漏人才。”

這番話語一出,楊景辰和成基命頓時想起了一件事:

上次會試就是在閱捲上出了岔子,讓皇帝很是不滿。

雖然為了朝堂穩定皇帝冇公開發落,但是主持會試的施鳳來、張瑞圖,如今卻都不怎麼受待見。

他們主持會試,可不能重蹈覆轍。

想著皇帝定的新辦法很利於主考官,楊景辰當即說道:

“陛下此法甚好,可以防止有人才遺漏。”

“各個房考官一起批閱,定然能選出更好的人才。”

成基命則有些猶豫,說道:

“這樣重複閱卷,消耗的時間就多了。”

“是不是應多加些房考官,一同參與閱卷。”

“尤其是春秋、禮記,如今隻有兩房。”

朱由檢聽他們都不反對,當即便點頭道:

“閱卷的考官確實可以增加些。”

“除了各房的考官外,五經再各加一二位額外考官,隻參與二次批閱。”

“爭取讓各經的閱卷考官總數達到三人以上,以便二次閱卷時把名單和次序定下來。”

“房考官的人選,優先選擇在朝廷任職、有翰林院經曆的官員,但是不要求如今必須在翰林院。”

把翰林出身的官員,全部納入房考官候選。

這下朝堂上那些如今不在翰林院任職的臣子,同樣也興奮了。

他們希望能獲得機會,成為一房考官。

就算諸房合一、二次閱卷後房考官地位會降低,卻同樣是他們和新科進士拉關係的好機會。

會試考官改革,就這樣定了下來。

不過還有人存在疑慮,刑部尚書王永光道:

“陛下命考官二次閱卷甚好。”

“但是單以五經定會魁,對擅長策論的舉子,卻是有些不公。”

“臣以為當三場並重,不使進士科淪為明經。”

這是認同皇帝的改革,卻又對會魁的選拔提出意見。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