齒痕:起源之咒 第8章 另一個齒痕者
-
週五下午,林薇在醫院走廊裡感到一種奇怪的共鳴。她口中的牙齒微微震動,但不是那種感知疾病的震動,而是一種呼應?
她順著感覺走去,來到兒科病房區。在一個半開的房門後,她看到一個大約七八歲的小男孩,正躺在床上,臉色蒼白。
當林薇靠近時,她口中的牙齒震動變得更強烈了。更令人驚訝的是,男孩看到她後,突然捂住自已的臉頰,眼神中流露出驚恐。
“牙牙痛”男孩小聲說。
林薇頓時明白了——這個男孩也是齒痕者!他的能力剛剛甦醒,正在經曆她最初階段的痛苦和困惑。
她輕輕走近,低聲問:“是不是有一顆牙齒又酸又癢,怎麼都不舒服?”
男孩驚訝地睜大眼睛,nodded。
“我有時侯也會這樣,”林薇微笑著說,“我知道一個方法,可能會幫你感覺好一點。”林薇謹慎地教給男孩一些簡單的緩解方法(冇有提及藥粉或能力),男孩的疼痛似乎減輕了些。通過交談,她得知男孩叫小濤,因不明原因的貧血住院觀察。
當護士來為小濤檢查時,林薇注意到他床頭病曆上的血型報告——rh陰性,一種罕見血型。
突然,她想起姑婆日記中的一段話:“阿婆說,齒痕者多為稀血之人,蓋因稀血更易通靈”
當晚,林薇檢查了自已的醫療記錄——她也是rh陰性血型。她又發資訊問趙琳家族血型情況,得知姑婆林翠華通樣是稀有血型。
這一切都不是巧合。
林薇意識到,齒痕能力與血型間存在某種關聯。而小濤的貧血可能不是疾病,而是能力甦醒的副作用——就像她最初對血液的渴望一樣。
但更令人擔憂的是,當她查詢醫院記錄時,發現最近幾個月,縣裡出現了多個稀有血型者不明原因貧血的病例。
有什麼人或什麼東西,正在針對齒痕者行動?林薇坐在小濤床邊,輕聲問道:“你的牙齒這樣癢多久了?”
小濤怯生生地伸出三根手指:“三天了。醫生說是要換牙,可是”他壓低聲音,“我覺得不是。那顆牙好像在動,有時侯還會發燙。”
林薇心中一緊——這和她最初的症狀如此相似。她謹慎地環顧四周,確認冇人注意他們,才繼續說:“我小時侯也有過類似的經曆。有時侯含一點冰水會好受些。”
實際上,林薇能感覺到小濤口中的那顆牙齒正在發出微弱的能量波動,與她的牙齒產生共鳴。這種共鳴讓她既感到親切又警惕——如果小濤真的是另一個齒痕者,他麵臨的危險可能比想象中更大。
“護士姐姐說我有貧血,”小濤小聲說,“可是我不覺得自已生病了。就是有時侯會很餓,特彆想吃想吃肉。”他說最後兩個字時聲音幾乎聽不見,彷彿那是什麼羞恥的事情。
林薇頓時明白了。小濤正在經曆她曾經麵對的能量渴望,隻是孩子無法理解那種感覺,隻能用最原始的方式表達——對蛋白質的渴望。
“聽著,小濤,”林薇輕聲說,“這可能聽起來有點奇怪,但如果你覺得牙癢或者特彆餓的時侯,試著喝點牛奶或者吃個雞蛋,可能會好受些。”
就在這時,一位護士走進來:“探視時間結束了,家屬請”她看到林薇,愣了一下,“哦,是你啊。小濤今天需要休息了。”
林薇點頭起身,悄悄塞給小濤一張紙條,上麵寫著她的電話號碼:“如果牙又癢了,或者有什麼奇怪的感覺,可以打給我。”
離開病房時,林薇心中的不安更加強烈了。小濤隻是個小孩子,如何能應對這種連成人都難以控製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