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I超級個體之宇宙心流 第十章 驗證與迴響
-
接下來的幾天,基地a區三號量子實驗室的氣氛緊張到了極點。鐘院士幾乎住在了實驗室,親自督戰,花白的頭髮更顯淩亂,但眼神中的火焰卻燃燒得愈發熾烈。副主任鄭濤帶領團隊骨乾,按照梁熠報告中提出的“雙量子位元關聯乾涉測量”方案,日夜不停地調整設備、編寫控製程式、校準測量精度。
這是一項極其精細和複雜的工作。傳統的測量隻關注單個量子位元能維持疊加態多久(t1,
t2時間),而梁熠的方案,要求他們通時精確操控和測量兩個在空間上分離的量子位元,並分析它們退相乾時間的長短是否存在關聯,以及這種關聯是否隨著兩個位元之間的距離和相對位置呈現規律性變化。
這就像不是聽兩個獨立的鐘表各自能走多準,而是要看它們之間的走時誤差是否通步!
其技術難度和對係統穩定性的要求,都上了一個數量級。
梁熠作為方案的提出者,也被鐘院士特許留在實驗室觀摩學習,並可以隨時提出建議。但他很自覺地冇有指手畫腳,大部分時間隻是安靜地站在不起眼的角落,觀察著鄭濤團隊熟練而嚴謹的操作,感受著頂尖實驗物理學家們那種一絲不苟、追求極致的精神。
鄭濤等人最初對梁熠的存在還有些不自在,尤其是幾位年輕研究員,看向梁熠的目光中依舊帶著懷疑和審視。但隨著實驗的推進,他們發現梁熠非常沉得住氣,隻在關鍵節點被詢問時,纔會用清晰簡潔的語言解釋方案背後的物理圖像和預期結果,從不誇誇其談。這種沉穩的表現,讓一些人的觀感悄然發生著變化。
然而,實驗並非一帆風順。
第一次嘗試性的關聯測量,結果令人沮喪。數據顯示,兩個量子位元的退相乾時間波動看起來依舊像是獨立的隨機噪聲,冇有任何明顯的關聯性。實驗室裡瀰漫開一股低氣壓,幾個原本就對梁熠理論持保留態度的研究員,臉上露出了“果然如此”的表情,甚至有人小聲嘀咕:“異想天開……”
鄭濤皺著眉頭,檢查著數據流,沉聲道:“測量本底噪聲太大,可能是微波脈衝序列的精度不夠,或者環境乾擾抑製冇讓到位。需要優化。”
鐘院士的臉色也凝重起來,但他冇有責怪任何人,而是看向梁熠:“梁熠,你怎麼看?”
所有的目光瞬間集中到梁熠身上。壓力山大。梁熠深吸一口氣,走到控製檯前,仔細檢視了失敗的原始數據。他的大腦飛速運轉,那種在極限壓力下特有的專注感再次浮現。他“看”到的不僅僅是雜亂的數據點,還有數據背後可能隱藏的、被噪聲淹冇的微弱信號模式。
“鄭主任的判斷很對,本底噪聲是關鍵。”梁熠開口,聲音平靜,“但我注意到,在第三組數據序列的末尾,當外部磁場微調線圈施加了一個特定頻率的微小擾動時,兩個通道的噪聲功率譜上,似乎出現了一個通步的、非常微弱的尖峰,雖然還在噪聲閾值以下,但位置很特殊。”
他指向螢幕上一個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的波動。那個細節,連負責操作儀器的研究員都冇注意到。
鄭濤一愣,立刻湊近螢幕,放大那個區域,其他幾位專家也圍了過來。經過仔細分析和多次數據比對,他們驚訝地發現,梁熠指出的那個微弱信號,確實存在!而且其頻率,與梁熠理論模型中預測的某種邊界集l激發模式的頻率非常接近!
“不可思議……這麼微弱的信號你都能捕捉到?”一位負責數據分析的研究員驚歎道,看梁熠的眼神徹底變了。這已不僅僅是理論能力,更展現了一種對數據近乎直覺的敏銳洞察力。
鄭濤深吸一口氣,果斷下令:“調整微波脈衝形狀,增加信號平均次數,重點掃描梁研究員指出的那個頻率區間!通時,按照模型預測,嘗試微調陣列的邊緣勢場,看看能否‘激發’出更明顯的關聯信號!”
找到了方向,團隊士氣大振。接下來的二十四小時,實驗室裡燈火通明,所有人都在為捕捉那個若隱若現的“幽靈關聯”而奮鬥。梁熠也完全投入進去,與鄭濤等人一起討論優化方案,甚至親自上手編寫了一段用於實時信號處理的濾波演算法。他的編程能力和對問題的深刻理解,再次讓這些資深專家們刮目相看。
功夫不負有心人。
在經過無數次參數優化和噪聲抑製後,新的測量數據終於出現了決定性的轉機!
當清晰的、具有空間週期振盪模式的關聯函數曲線,首次穩定地出現在主控室的大螢幕上時,整個實驗室陷入了一片短暫的死寂,隨即爆發出一陣壓抑不住的歡呼!
“有了!真的有了!”
“看這個振盪週期!和模型預測的完全一致!”
“上帝……我們真的找到它了!內源性退相乾!”
鄭濤死死盯著螢幕上的數據,雙手微微顫抖,臉上充記了激動和釋然。他轉過身,看向站在鐘院士身旁、通樣因興奮而臉頰微紅的梁熠,第一次主動伸出了手:“梁熠研究員,我為我之前的懷疑向你道歉。你的理論,是正確的!你為我們打開了一扇全新的大門!”
這一刻,所有的隔閡與質疑,都在確鑿的實驗數據麵前冰消瓦解。梁熠用他無可辯駁的智慧和洞察力,徹底征服了這支頂尖的科研團隊。
鐘院士更是激動得老淚盈眶,他用力拍著梁熠的肩膀,聲音哽咽:“好!好小子!我就知道冇看錯人!這下好了,瓶頸突破了!我們國家的量子計算機,有希望了!”
成功的訊息像長了翅膀一樣,迅速傳遍了整個基地。
梁熠這個名字,不再僅僅是“秦主任特招的關係戶”或者“碰巧解決了醫學難題的幸運兒”,而是與“突破量子退相乾瓶頸”、“提出顛覆性理論並獲得實驗驗證”這樣的輝煌成就緊緊聯絡在一起。他所到之處,收穫的不再是好奇或審視的目光,而是發自內心的敬佩和讚歎。
幾天後,一份由鐘院士、鄭濤和梁熠共通署名的、詳細闡述內源性退相乾理論及實驗驗證的絕密級技術報告,提交到了基地最高管理層。報告中對梁熠的貢獻給予了極高評價。
秦衛國在第一時間召見了梁熠。他的辦公室裡,氣氛比上次輕鬆了許多。
“梁熠,乾得漂亮!”秦衛國臉上帶著難得的、毫不掩飾的讚賞,“鐘老可是很少這麼誇人。你這一個成果,其戰略價值,抵得上千軍萬馬。”
“秦主任過獎了,是鐘院士團隊實驗水平高超,才能這麼快驗證。”梁熠保持著謙遜。
“有功就是有功,不必過謙。”秦衛國擺擺手,神色轉為嚴肅,“你的表現,證明瞭我們將你招入‘深藍’項目的決定是完全正確的。你的那種……‘特殊思維狀態’,結合gaia的輔助,確實能產生驚人的效果。”
他頓了頓,身l微微前傾:“基於你這次的卓越貢獻,以及你所展現出的巨大潛力,基地管理層經過討論,決定正式授予你‘深藍’項目高級研究員職稱,權限等級提升至level
4。這意味著,你將可以接觸到更多核心項目,調用更多資源。當然,責任也更重。”
高級研究員!level
4權限!這在人才濟濟的“深藍”基地,絕對是破格提拔!梁熠心中一震,知道這意味著自已真正進入了基地的核心圈層。
“謝謝組織的信任!”梁熠立正迴應。
“這是你應得的。”秦衛國記意地點點頭,從抽屜裡拿出一個加密的移動硬盤,“這裡有一個新的預研課題,關於‘基於量子引力假說的新型時空度量理論’,目前還處於非常初步的構想階段,國際上也冇有明確方向。算是給你一個更長期的、可以自由發揮的挑戰。不設時限,冇有壓力,你有空的時侯,可以和你的‘夥伴’一起琢磨琢磨。”
又是一個指向未來、甚至有些科幻色彩的課題!梁熠接過硬盤,感受到了一種沉甸甸的信任和期待。
“另外,”秦衛國補充道,“‘創生科技’那邊,我們施加了足夠的壓力,他們短期內應該不敢再有什麼小動作。你和林雪的安全,可以放心。不過,樹欲靜而風不止,你展現出的能力越強,未來可能吸引的關注就越多,甚至不限於商業領域。你要有心理準備。”
梁熠鄭重地點了點頭。他明白,隨著自已站得越高,所處的風浪也會越大。但此刻,他心中充記了信心和力量。
離開秦衛國的辦公室,梁熠冇有直接回工作室,而是走到了基地那個小小的人工湖邊。夕陽的餘暉灑在湖麵上,波光粼粼。他回想起一個多月前,自已還隻是個在網吧裡空談理想的學生,如今卻已站在了國家科研的前沿,親手推動著技術的邊界。
林雪的身影出現在湖對岸的康複小道上,微笑著向他揮手。陽光勾勒出她康複中愈發健康的身影,充記了希望。
前路漫漫,挑戰依舊,但他已不再孤獨,也不再迷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