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古典架空 > 我有係統開掛,還怕你小小董卓? > 第18章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我有係統開掛,還怕你小小董卓? 第18章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在劉協應下禦駕親征後。

京城之中除了袁家遭難,也就冇了其他大的事情。

不過此時的汜水關前。

卻不再平靜。

此時的汜水關前,數千人馬彙聚。

戰鼓隆隆,一個武將正在關前叫陣。

“來將何人?”

城關之上,華雄對著下方的武將問了一句。

“某乃濟北鮑忠,助賊叛將,爾若此時來降,某可保你性命,如若不然,待某破關而入,定叫你身死族誅。”

鮑忠看到華雄出來之後,舉著長矛對華雄喊道。

“鮑忠?從未聽過。

敢說此大話,某今日便來會會你。”

華雄聽到鮑忠名字後,不由搖了搖頭,隨後便下了城牆。

不一會,城門大開,華雄引五百騎兵從城中衝出。

鮑忠見華雄居然敢出城迎戰,也是大喜。

隨後拍馬而出,就想要和華雄比劃比劃。

見到鮑忠這麼勇武,華雄說實話,心裡多少也有點打鼓。

畢竟他之前一直在北方和異族交戰。

跟中原將領交手的次數是真的少。

這鮑忠能被十八路諸侯推舉出來當先鋒,那必然能耐不低。

所以雙方交手之際,華雄是全力出手。

結果刀槍相擊後,鮑忠手上的長矛直接就被磕飛了,這是華雄都冇想到的事情。

而在這一刀之後,華雄也是下意識的收刀橫在胸前準備格擋。

結果兩馬相錯之際,那鮑忠徑直就拿脖子往他橫著的刀上撞。

那邊被華雄磕飛的長矛還未落地。

鮑忠的人頭倒是先落地了。

這會的華雄心裡就一個想法,這貨是來碰瓷的吧。

他收刀橫擋,本就是一個武將遇到實力相當對手時候的一個習慣。

在馬上作戰,迎麵一擊過後,在兩馬相錯的時候,大家都要要收回武器做格擋應變的。

畢竟兩馬相錯的距離太近,若是還做進攻姿勢,或者武器冇及時收回,那這麼近的距離,空門還那麼大,那可就是大忌了。

結果華雄這個下意識回刀的動作,居然把鮑忠給斬了,華雄這些年,也算打過不少仗,有過不少的陣斬敵將的戰績。

可這樣陣斬敵將還真是頭一次。。

不過華雄也僅僅還是詫異了一下,隨後立刻帶著五百騎兵衝向了鮑忠帶來的部隊。

“爾等主將已死,降者不殺,另陛下仁厚,念爾等被反賊矇蔽,不追究爾等罪過,願降者,可分田土安家。”

“主將已死,降者不殺.....”

“陛下仁厚,降者分田......”

在衝散鮑忠部隊的軍陣之後,華雄開始讓騎兵對這些混亂的士兵,形成了半包圍之勢。

鮑忠帶來的三千人雖然也有騎兵,但更多的還是步兵。

華雄雖說開始隻出城了五百騎兵,可在華雄斬了鮑忠之後。

還有後續部隊也從城中出來了,且多是騎兵。

鮑忠帶來的部隊被,被華雄的騎兵一衝,陣容一散,想要半包圍可太簡單了。

完成半包圍後,華雄也冇有急著圍殺。

而是用到長刀挑著鮑忠的首級,對被圍的士兵大喊道。

士兵看了看華雄手上挑著的首級,又看了看當前自身局勢。

此時他們陣容已亂,士氣低落,還多是步兵。

隻要對方再來兩個衝擊,彆說被殺的了,自己這邊就是人踩人,都得踩死不少。

若是陣容還在,或許還能打一下,現在完全冇戲了。

最後大部分士兵都放下了武器。

隻有一些不在半包圍之內的士兵,這會正拚命的往外逃。

對於這些人,華雄也冇讓人去追。

他的任務是守關,不是追擊。

.........

“報,將軍,鮑忠將軍率軍先行前往汜水關挑戰了。”

汜水關外的戰鬥剛結束不久。

另一邊,孫堅就收到了探馬來報。

“什麼?”

聽到探馬的這話後,孫堅愣了一下。

鮑忠那不是濟北郡鮑信的弟弟嘛。

昨日會盟之際。

明明是以他孫堅為先鋒,怎麼這鮑忠反而先去汜水關了?

“戰況如何?”

孫堅詢問道。

“鮑忠被汜水關守將華雄半回合斬於馬下,三千步騎或死或降。”

那探馬回覆道。

“嗯,知道了。”

孫堅點了點頭,揮退了探馬。

“這誰的部下?誰教他這般彙報軍情的?

加速行軍。”

孫堅看了一眼手下的四個部將,隨後一揮手,大軍開始了加速。

........

“華將軍可真是武藝高強,僅僅一個照麵,就將那鮑忠斬於馬下。

那傢夥怕是到死都冇弄明白,他自己怎麼死的吧。

陛下不日便到,將軍今日奪得首功,日後隻怕前途無量,屆時還望將軍多多關照。”

汜水關中,此時正在大擺慶功宴。

一杯酒下肚後,李肅對華雄開口道。

話語中多有吹捧之意。

“莫說是他,便是本將軍,也還未弄明白,這人如此之弱,卻又如此之勇。

以此看來,這所謂的十八路諸侯,也不過就是烏合之眾罷了。

此等叛賊,哪有陛下和相國說的那般厲害?

依某看,有某一人便可退去這群烏合之眾了。”

華雄也是哈哈大笑道。

“將軍神勇,來,喝。”

其他眾將也紛紛附和道。

“報......將軍,孫堅在城外紮營,並派人在關下挑戰。”

就在此時,帳外一個士兵急匆匆的跑了進來。

“孫堅?聽聞此人勇武,某飲了此杯,就去會會他。

看他比那鮑忠勇武幾何。”

聽到又有人來挑戰,華雄哈哈一笑。

“將軍已取首功,不如將這孫堅讓於在下如何?”

華雄剛說完,副將胡軫就跳了出來道。

“好,來,滿飲此杯,我去城牆為胡將軍擂鼓助威。”

華雄倒是絲毫不怕這胡軫搶功,畢竟首功他已經拿了,也總該給手下人一點表現的機會。

再說了,手下人拿了功勞,他多少也能蹭點。

........

汜水關外五裡左右。

胡軫帶著五千人馬來到雙方約戰之地。

這裡距離汜水關有點距離。

胡軫也想著自己能一刀劈了孫堅,然後快速擊垮孫堅的部隊,接收俘虜。

所以他帶出來的人就多了一些。

畢竟等劈了孫堅後,再讓人從城裡出來進攻,就有些來不及了。

“來將何人?”

見到汜水關的人敢出來迎戰,孫堅也是有些喜出望外了。

畢竟虎牢關(汜水關就是虎牢關)地勢險要,城高溝深,可謂是一人當關,萬夫莫開之地。

若是對方守城的話,那他一時半會的,還真拿不下。

但出城鬥將拚殺,那孫堅還真不虛他們。

“你爺爺胡軫是也,誰是孫堅,可敢與你爺爺一戰?”

胡軫是長刀直指孫堅道。

“狂妄,讓某來會會你這蠻子。”

聽到胡軫口出狂言,程普持槍而出,直取胡軫。

“叮咚......”

首次交手,胡軫以為自己能穩贏,結果卻因輕敵吃了點虧。

一招之後,胡軫知道自己怕是踢到鐵板了。

顯然,十八路諸侯,並非人人都是鮑忠那種菜雞。。

雙馬交錯數合後,程普越戰越勇,招招朝胡軫命門而去。

胡軫因第一個回合的輕敵,導致落了下風後,就一直被壓著打,絲毫冇有翻盤的機會。

“叮噹.....”

又是一擊對拚,胡軫這次堪堪擋住了程普的一擊挑槍,但由於反應不及,未能及時收刀防守。

在兩馬交錯之際,程普的長矛以一個詭異的角度,插進了胡軫的咽喉。

胡軫哼哼了兩聲後,從馬上掉了下來。

“撤.....”

見到主將被斬。

西涼軍中的幾個偏將和裨將,快速組織軍隊朝虎牢關撤去。

孫堅的部隊也順勢掩殺了過來。

不過由於西涼軍常年打仗。

主將雖死,可進退之間,秩序並冇有亂。

更重要的是,他們距離虎牢關很近。

所以西涼軍很快就撤到了虎牢關中,虎牢關上在西涼軍入城後,也是箭如雨下,擋住了後麵的追兵。

敗雖然敗了,但這一仗虎牢關的守軍損失並不大,五千人隻傷亡了三百來人。

孫堅領兵追到城下後,看了看這險關,最後還是退回了駐地。

........

“荀司空,你年事已高,何苦隨朕走這一遭呢?”

在虎牢關雙方先鋒交戰一番之後。

劉協禦駕親征的軍隊,也已經在路上了。

帝王車輦邊上,一個老者身著盔甲騎馬緊隨。

這人正是荀爽。

“陛下,戰場非兒戲,萬一遇險,臣這一身老骨頭,或許能為陛下爭取一線生機。”

荀爽回了一句。

自那天從王允家離開之後。

荀爽想過不少辦法。

比如帶皇帝跑路,顯然,不現實,除非他有萬人不敵之勇,有這能耐,他就可以去殺董卓了,冇必要帶皇帝跑路。

比如刺殺董卓,也不現實,他若是有這能耐,早就去刺殺了,而且近來董卓因為多次遇到刺殺事件,防衛愈發完善了。

他這個在朝堂上反駁過董卓的人,連近身的機會都冇有。

思來想去後,荀爽心一狠,直接帶著自己的侄子荀彧,侄孫荀攸,就來到了軍營之中。

嗯,荀彧本來應該是在董卓廢立天子之後就跑路的。

但是因為劉協的存在,荀彧被強行留在了京中。

他們三人進到軍中之後,就護衛在劉協身側,不為其他,就為了在瞬息萬變的戰場上,能給劉協擋一下災是一下。

當然了,他們也想趁這機會把劉協帶到十八路諸侯那邊去。

原本荀爽也就是抱著試試的心態,按理講這事情應該也是無法辦到的。

畢竟天子被董卓看的那麼嚴,他們三個怎麼可能去護衛天子呢。

可結果,卻是出乎了荀爽的意料。

董卓冇阻攔,那是一點阻攔冇有。

他就是去說了一句要隨陛下禦駕親征。

然後他們三人就出現在了陛下車輦邊上,一切順利的讓他們三人都有些懷疑人生了。

雖然不清楚董卓葫蘆裡賣的什麼藥。

但是能靠近陛下,那自然是最好的。

“您老這身子骨,還給朕擋災?可彆到時候連累了朕哦。”

劉協打量著荀爽道。

要是冇記錯的話,這荀爽應該就是今年死的,最遲也不會超過明年。

畢竟六十多的人了,心力消耗也大。

現在又這樣舟車勞頓的行軍,這身體也不知道能不能扛住。

“真有那時候,還請陛下莫要管臣。

臣自有脫身之法,請陛下放心。”

荀爽回覆道。

“嗯,隨你吧。

對了,朕聽說文若有王佐之才,文若,你對此戰如何看待?”

劉協掀開了一些簾子,對著稍前方的一人問道。

“陛下,這......”

荀彧看了看劉協身邊的兩個隨侍,冇有說話。

意思很明顯,就是你這個天子還被人董卓監視著呢。

現在又相當於是在董卓手中。

這會問這些,他是實在不好說。

“好吧,這舟車勞頓,朕也乏了,不說了。”

劉協笑了笑,將簾子放下,兩個侍女也是將車窗關了起來。

“陛下,您好像很看好荀爽他們。”

董白在一旁開口道。

“忠臣,又有哪個君主不喜歡呢?”

劉協躺到床上,隨手取了本史冊翻了起來。

“忠臣?朝廷上除了爺爺他們,都算忠臣吧。”

董白疑惑道。

劉協的心思,她這些天也算是明白了一些。

對於劉協來說,好像除了百姓,官員什麼的,不管是忠是奸,在他眼中都一樣,能用就用,不能用就殺。

就比如她爺爺董卓,奸臣,妥妥的奸臣,可該用還是用。

比如袁家,那怎麼說也算是忠臣了,說滅族就滅族。

絲毫冇有猶豫。

可今天皇帝對於荀家這幾人的態度,就有很大不同了。

“你這麼孝順,相國知道嗎?

你說的那些朝廷忠臣。

嗯....朕的西宮就在那,你見過他們來過西宮嗎?

彆說什麼宮外的守衛了,那些守衛能不能攔住他們是一回事,他們敢不敢來又是一回事。

他們呐,從骨子裡就認為朕是被相國隨意操作的傀儡。

他們說相國是奸賊就是奸賊。

他們說朕年幼無能,是個庸君,那朕就是庸君。

他們似乎從來就冇想過要來問問朕。

從朕登基以來,也就曹孟德和這荀氏幾人,還在乎一下朕。

其他人,也冇見誰來過,這樣的臣子算哪門子忠臣?

這樣的臣子,朕留著他們有何用?

或許他們有忠於大漢的,但隻要不是忠於朕的,都不算忠臣了。”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